許多小資族在能力範圍內,都希望靠著理財來為自己增加而外收入,在什麼都漲的世代,讓自己的存摺數字也能增加。股票是最為人熟知的理財方式,但近幾年投入期貨的人也越來越多,究竟什麼是期貨,他又何日本的江戶幕府有何關係,今天就跟著本文的腳步,帶你一同瞭解什麼是期貨。

 

從歷史故事看什麼是期貨

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出現在日本的江戶幕府時代。由於稻米的價格受軍事活動影響非常大,所以米商常常會依據稻米的生產量以及市場對稻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米的買賣。當時各地從事稻米貿易的貿易商會先用白銀付訂金,取走訂單,來年再憑訂單付下尾款取走預先預定的稻米(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概念)。

 

什麼是期貨?定義先瞭解

期貨,英文為 Futures contract。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期貨的概念起源於早期的農產品交易市場,為了規避價格的大幅波動,買賣雙方便事先簽訂契約,約定好數量、價格與日期以便進行貨物的交易。

更多關於期貨的文章知識:【金融小教室】什麼是期貨?一手交錢,未來交貨

 

什麼是期貨的交易方式

期貨交易與一般的股票交易不同,期貨買賣是採用保證金交易的制度。保證金制度即是以投資人的保證金做擔保,只要付出合約部分的金額即可交易。也因為只要付出部分的錢,期貨交易本身具有槓桿性。

舉例來說,假設在台指期 10,000 點時交易一口台指期的合約(期貨市場的合約是以「口」為計算單位)。1 點加權指數價值 200 元,其合約本身價值是 200 萬元台幣。然而交易一口台指期的合約並不需要真的掏出 200 萬元,而只需要先繳交保證金 9 萬 6 千元(稱為原始保證金,會隨指數高低有所調整),槓桿的倍數即是 200 萬除以 9 萬 6 千,大約 21 倍。隨著指數的波動,手持合約的投資人必須將保證金維持在一定的額度之上,否則便需要補繳保證金,這個必須維持的金額便被稱為維持保證金。

 

演變至今的期貨:範圍擴大、種類增加

由上述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期貨就是一紙合約,合約到期時才會由合約轉換成約定好的貨品。所以市面上的期貨交易其實都是「合約」的買賣,而非真的將貨品運來運去。

隨著時代的發展,期貨交易的標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從基本的農產品又發展出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以及石油、燃煤等能源商品。而時至今日,更多金融衍生性商品成了期貨標的,像是股票期貨、外匯期貨和指數期貨,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加權指數期貨(下稱台指期)就是金融指數期貨的一種。

 

不同的期貨合約所需要的原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皆不相同,槓桿倍數和標的價值也不一樣。由於期貨的交易比較特別且具有槓桿放大的特性,投資人在投入期貨市場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交易規則,並謹慎對待自己的投資才行。

 

你聽過原油期貨嗎?來看我們前一篇文章來了解原油期貨如何拿來做投資